王丽杰:德印企“金字塔”瘦身过程所带来的启示
2014-02-25 11:53:10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阅读量:2142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生搬照抄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氛围中,但是借鉴经验还是可行的。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我国印刷行业的发展陷入僵局,大家都在寻找出路。
近,做了一项有意思的研究,看看西方发达国家近些年走过了怎样的产业演变历程。我选择了德国——排在美国、日本、中国之后的第四大印刷市场。选择德国的另一重考虑,是在此轮经济危机之中,德国的抗风险性、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要好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
2011年,德国有印刷企业9746家,相比2000年减少了30%;从业人员15.45万人,相比2000年亦减少了31%。显然,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0年,德国印刷业经历了严峻的产业调整期,其间既有经济景气原因,更有需求市场变化的内在动因。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30%的企业锐减,发生在哪些企业群落?是不是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小企业死得更快,大企业有更好的存活率?在德国,10年间“1~9人”、“10~19人”两组企业,家数分别减少了30.2%和33.8%,接近或高于30%的平均变化率;“20~49人”、“50~99人”两组企业,家数分别减少了27.9%和25.5%,稍低于平均变化率;有意思的是“100~499人”这一组,属于德国的大型印刷企业,10年间从319家减少到273家,减少了14.4%,远低于平均变化率;后一组,“500人以上”的特大型企业,从33家减少到11家,折翼三分之二,成为触目惊心的一组。
如果将大中小企业的分布结构形象地称为金字塔,10年时间,德国印企“金字塔”的瘦身过程,可能会修正我们的某些固有认知:
其一,产业调整期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但优胜劣汰并不是大存小亡,虽然以大吃小、兼并重组是大企业快速成长的模式之一。德国印企的金字塔结构10年来是等比瘦身的,虽然瘦身幅度有所差异,但各种规模的企业都面临淘汰的风险,也都有逢生的机会。
其二,中型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也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中小企业如何进入差异化生存,找到并优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专精特新上用足功夫。
其三,我们还需承认,相对而言大企业有较高的存活率。在德国,“100~499人”企业组近5年(2011年相较2006年)的企业数量甚至增加了2.6%,表明在经济动荡甚至低迷期,大型企业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
在德国印企面临严峻调整的10年,中国印刷业还处于蓬勃发展期。2000年,国内印企总数9万家;2011年,10.25万家。不过,国内印企总数在2007年突破10万大关后,近几年已进入盘整期,并未延续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供大于求、过度竞争已成为印刷产业的基本业情,总量缩减、结构优化也成为产业调整的基本共识。
不管此前业界对行业发展的前景持多么悲观的态度,客观来说,严酷的洗牌期刚刚开始。未来10年,我们不知道洗牌的力度,但由德国经验,我们知道,活下来与活得好的几率,对各种规模的企业几乎是均等的。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变成更为紧迫的任务。
近,做了一项有意思的研究,看看西方发达国家近些年走过了怎样的产业演变历程。我选择了德国——排在美国、日本、中国之后的第四大印刷市场。选择德国的另一重考虑,是在此轮经济危机之中,德国的抗风险性、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要好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
2011年,德国有印刷企业9746家,相比2000年减少了30%;从业人员15.45万人,相比2000年亦减少了31%。显然,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0年,德国印刷业经历了严峻的产业调整期,其间既有经济景气原因,更有需求市场变化的内在动因。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30%的企业锐减,发生在哪些企业群落?是不是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小企业死得更快,大企业有更好的存活率?在德国,10年间“1~9人”、“10~19人”两组企业,家数分别减少了30.2%和33.8%,接近或高于30%的平均变化率;“20~49人”、“50~99人”两组企业,家数分别减少了27.9%和25.5%,稍低于平均变化率;有意思的是“100~499人”这一组,属于德国的大型印刷企业,10年间从319家减少到273家,减少了14.4%,远低于平均变化率;后一组,“500人以上”的特大型企业,从33家减少到11家,折翼三分之二,成为触目惊心的一组。
如果将大中小企业的分布结构形象地称为金字塔,10年时间,德国印企“金字塔”的瘦身过程,可能会修正我们的某些固有认知:
其一,产业调整期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但优胜劣汰并不是大存小亡,虽然以大吃小、兼并重组是大企业快速成长的模式之一。德国印企的金字塔结构10年来是等比瘦身的,虽然瘦身幅度有所差异,但各种规模的企业都面临淘汰的风险,也都有逢生的机会。
其二,中型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也有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中小企业如何进入差异化生存,找到并优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专精特新上用足功夫。
其三,我们还需承认,相对而言大企业有较高的存活率。在德国,“100~499人”企业组近5年(2011年相较2006年)的企业数量甚至增加了2.6%,表明在经济动荡甚至低迷期,大型企业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
在德国印企面临严峻调整的10年,中国印刷业还处于蓬勃发展期。2000年,国内印企总数9万家;2011年,10.25万家。不过,国内印企总数在2007年突破10万大关后,近几年已进入盘整期,并未延续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供大于求、过度竞争已成为印刷产业的基本业情,总量缩减、结构优化也成为产业调整的基本共识。
不管此前业界对行业发展的前景持多么悲观的态度,客观来说,严酷的洗牌期刚刚开始。未来10年,我们不知道洗牌的力度,但由德国经验,我们知道,活下来与活得好的几率,对各种规模的企业几乎是均等的。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变成更为紧迫的任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重磅推出!博斯特应用管理服务:为瓦楞彩盒行业战略决策“加满油”!
包装行业,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关键决策,这些决策对于品牌和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2025-03-18 13:22:40
- 12374
-
聚行业势能,共谱绿色篇章!亚洲水墨凹版印刷联盟演示会定档广州空港博览中心
2025鸿威·亚洲水墨凹版印刷联盟演示会定档10月16-18日在广州空港博览中心(机场展馆)与2025鸿威·亚洲油墨工业博览会同期举办,共同探索绿色印刷市场商机。- 2025-03-12 16:42:20
- 12154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