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印后版块发展热点
2014-03-10 15:30:36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阅读量:2268 我要评论
【ppzhan摘要】印刷行业作为我国传统工业之一,一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之后,印前和印刷版块都进入行业饱和期,反倒是之前一直不被看中的印后版块获得了新的发展。
凭借人口红利的优势,中国印刷企业一直在印刷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然而,随着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绊脚石”,企业对于印后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逐渐重视起来。与此同时,厂家的包装意识越来越强,以前采用的是手工包装,但如今人工成本在增加,而客户对于品质的要求又越来越高,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替代手工则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印后自动化、智能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市场调研表明,目前印刷业对自动化印刷设备,尤其是印后自动化设备具有迫切的需求。
相较于印前和印刷,印后是用工量为集中的一隅,这是由其自身具有的工艺复杂、多样化,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等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印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威胁。一边是不断提升的劳动力成本,一边是“稳定”的印后加工工价,这种利润剪刀差使印刷企业面临难以发展,甚至是生存的危机。
或许,对于印刷企业,尤其是以印后为主的企业而言,只有正视劳动力的变化,脱离对于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实现从粗放式劳动力价格优势向集约化技术优势的转变,才能找到瓶颈的突破口。
印后设备是指对印刷半成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使之在装订、外观、平整度、防伪、包装等方面得到加强或美化的一类设备。如切纸设备、折页配页锁线设备、上光压光设备、覆膜上胶设备、烫金打码设备、打孔装订设备等等。印后设备在现代的发展可以归为三次变革。次变革: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手工到单机的变革;第二次变革: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半自动单机到全自动联线的变革;第三次变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切向标准靠拢,全自动单机、联动并举进入*水平的变革。自第三次变革起,印后可以不再依赖廉价的劳动力,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联动线的发展,帮助印刷企业走出印后利润增长瓶颈。反而观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强迫”印刷企业开始了解、接受自动化印后设备,再加之客户对于生产效率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故提高印后生产智能化水平势在必行。
印后智能化的重点是用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对平装联动线、精装联动线、模切联动线、切纸联动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和联线化的水平进行改造和提升,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市场调研表明,目前印刷业对自动化印刷设备,尤其是印后自动化设备具有迫切的需求。但是如何通过一款合适的智能化设备帮助自己的企业“逆袭”印刷利润,又是一道摆在印刷企业面前的选择题。
当前,我国印后设备制造市场的现状是低端产品过剩、中产品大量依赖进口,这与印刷企业对印后设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设备这一现实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于是,中国印后设备制造企业开始发力,致力于研发和制造在中印后设备领域可替代进口设备的国产设备。实则,购置国产设备需投入的成本仅为购置进口设备成本的三分之一,所以购置国产智能化设备,对于印刷企业,尤其是资本积累并不雄厚的中小型印刷企业而言,是提升企业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佳途径。
凭借人口红利的优势,中国印刷企业一直在印刷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然而,随着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绊脚石”,企业对于印后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逐渐重视起来。与此同时,厂家的包装意识越来越强,以前采用的是手工包装,但如今人工成本在增加,而客户对于品质的要求又越来越高,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替代手工则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印后自动化、智能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市场调研表明,目前印刷业对自动化印刷设备,尤其是印后自动化设备具有迫切的需求。
相较于印前和印刷,印后是用工量为集中的一隅,这是由其自身具有的工艺复杂、多样化,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等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印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威胁。一边是不断提升的劳动力成本,一边是“稳定”的印后加工工价,这种利润剪刀差使印刷企业面临难以发展,甚至是生存的危机。
或许,对于印刷企业,尤其是以印后为主的企业而言,只有正视劳动力的变化,脱离对于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实现从粗放式劳动力价格优势向集约化技术优势的转变,才能找到瓶颈的突破口。
印后设备是指对印刷半成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使之在装订、外观、平整度、防伪、包装等方面得到加强或美化的一类设备。如切纸设备、折页配页锁线设备、上光压光设备、覆膜上胶设备、烫金打码设备、打孔装订设备等等。印后设备在现代的发展可以归为三次变革。次变革: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手工到单机的变革;第二次变革: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半自动单机到全自动联线的变革;第三次变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切向标准靠拢,全自动单机、联动并举进入*水平的变革。自第三次变革起,印后可以不再依赖廉价的劳动力,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联动线的发展,帮助印刷企业走出印后利润增长瓶颈。反而观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强迫”印刷企业开始了解、接受自动化印后设备,再加之客户对于生产效率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故提高印后生产智能化水平势在必行。
印后智能化的重点是用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对平装联动线、精装联动线、模切联动线、切纸联动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和联线化的水平进行改造和提升,保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市场调研表明,目前印刷业对自动化印刷设备,尤其是印后自动化设备具有迫切的需求。但是如何通过一款合适的智能化设备帮助自己的企业“逆袭”印刷利润,又是一道摆在印刷企业面前的选择题。
当前,我国印后设备制造市场的现状是低端产品过剩、中产品大量依赖进口,这与印刷企业对印后设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设备这一现实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于是,中国印后设备制造企业开始发力,致力于研发和制造在中印后设备领域可替代进口设备的国产设备。实则,购置国产设备需投入的成本仅为购置进口设备成本的三分之一,所以购置国产智能化设备,对于印刷企业,尤其是资本积累并不雄厚的中小型印刷企业而言,是提升企业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佳途径。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博斯特在深圳研讨会面向大中华区上线BOBST Connect,聚焦软包装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议题: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 2025-05-07 14:04:50
- 6402
-
关于“开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油墨相关固体废物修订建议调查”的通知
为回应行业诉求,协会携手《名录》编制组,启动油墨行业固废精准分类与风险管控研究,特开展此次调研。- 2025-04-28 13:46:09
- 14271
-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决定于2025年5月21-24日在泰安召开2025全国油墨行业统计分析工作会议。
- 2025-04-27 14:10:14
- 13152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