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又十年 我国凹印机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2016-02-25 09:00:59中国包装网 阅读量:7327 我要评论
导读:10年间,我国凹印机制造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全行业自豪的成绩,拥有了相当数量的生产厂家,其中不乏有部分厂家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凹印机制造业经历了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1994~1995年引进组装的日本富士凹印机,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可以生产自动或半自动中高速(>120米/分)凹印机的时代;二是2003年国产速度高达300米/分凹印机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可以制造高速凹印机的新阶段。
取得的成绩
10年间,我国凹印机制造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全行业自豪的成绩,拥有了相当数量的生产厂家,其中不乏有部分厂家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各种规模的凹印机制造厂家超过50家(有人甚至估计有近百家)。
年生产各种规格的凹印机总量超过500台。
拥有数量可观的凹印机辅助设备和部件(张力控制系统、套准控制系统、ESA、橡胶辊等)生产厂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产品系列和规格基本配套,产品应用从包装扩展到其他领域。
以软包装印刷为主,特种印刷如装饰印刷(木纹纸)迅速发展。
600~2500毫米多种印刷宽度,适用各种承印材料(如薄膜、纸张和复合材料)。
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高速度从50~60米/分提高到120~150米/分,再进一步到200米/分,到目前250~300米/分。
功能不断完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开始走向市场,目前各厂家产品已经出口到大约20个国家和地区。
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目前我们对凹印机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甚至存在许多误区。国产凹印机的发展得益于引进和学习日本技术,但由于几乎是干篇一律地模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认为亚洲水平代表了水平甚至*水平。
行业内广泛存在盲目自大的现象:经常可见凹印机达到“*水平”的产品广告和成果鉴定报告。
缺乏对*水平凹印机特征的正确了解。将色组数量、无轴套筒式结构(气顶装版)等作为机器*性进行*。
国产凹印机虽然在不断接近日本产品的水平,但与*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产品的高速度还只是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国外印刷速度在20多年前就已达到400米/分以上),且产品的功能和其他主要性能指标也远不及*制造商的产品。
大型印刷机展览会上还很少有我国凹印机的身影。在Drupa展上,我们的制造商还只能作为观众,如在Drupa2000上甚至没有一家亚洲凹印机制造商参展。
我们的制造商还只是区域性供应商。产品出口的比例很小,出口对象也只是一些包装印刷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制造商的产品70%~80%以上出口);国内凹印机市场目前仍被进口设备所垄断。
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各厂家产品大同小异,同类甚至同型号产品大量复制,导致价格不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未来10年将是我国经济更加快速并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国包装市场将是具活力的市场之一,因此凹印机行业将面临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的挑战也在等待着我们。一方面,几乎所有国外制造商都将中国市场作为争夺的战略重地,有些国外制造商已经开始在中国生产凹印机(“本土化战略”);另一方面,国内包装印刷企业对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致使国内凹印机制造企业面临来自国外和国内同行两方面的竞争,因此,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我们不曾学习日本技术,就难有我们凹印机制造业的今天。但如果我们仅学习日本技术,我国很多企业也很难有凹印机制造业的明天。
所以在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凹印机行业正面临着化挑战后,我们必须迅速实现几个重大转变。
竞争策略和发展目标的转变。由现在的国内同行间的相互竞争转向与国外对手竞争,由全力与亚洲对手的竞争转向准备与欧洲对手竞争;由追赶亚洲*水平(主要是日本)转向追赶*水平(主要是欧洲),努力成为具有水准的制造商。
市场方向的转变。由现在的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外市场并重,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销售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在未来,服务将成为更加重要的要素(与质量,价格同等重要),因此,在销售化的同时,服务也应该化,实现服务和销售一体化。
产品开发理念的转变。水平的凹印机追求的远不止是高速化和多色化。高速凹印机不等于凹印机,高速只是凹印机的一个特征。凹印机更注重产品设计理念上的短版化、人性化、环保化以及产品结构上的个性化、模块化、智能化。
尽管我国凹印机制造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还远远落后于*水平。我们相信我国凹印机制造企业未来一定要,也一定会走向世界。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凹印机制造业经历了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1994~1995年引进组装的日本富士凹印机,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可以生产自动或半自动中高速(>120米/分)凹印机的时代;二是2003年国产速度高达300米/分凹印机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可以制造高速凹印机的新阶段。
取得的成绩
10年间,我国凹印机制造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全行业自豪的成绩,拥有了相当数量的生产厂家,其中不乏有部分厂家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各种规模的凹印机制造厂家超过50家(有人甚至估计有近百家)。
年生产各种规格的凹印机总量超过500台。
拥有数量可观的凹印机辅助设备和部件(张力控制系统、套准控制系统、ESA、橡胶辊等)生产厂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产品系列和规格基本配套,产品应用从包装扩展到其他领域。
以软包装印刷为主,特种印刷如装饰印刷(木纹纸)迅速发展。
600~2500毫米多种印刷宽度,适用各种承印材料(如薄膜、纸张和复合材料)。
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高速度从50~60米/分提高到120~150米/分,再进一步到200米/分,到目前250~300米/分。
功能不断完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开始走向市场,目前各厂家产品已经出口到大约20个国家和地区。
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目前我们对凹印机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甚至存在许多误区。国产凹印机的发展得益于引进和学习日本技术,但由于几乎是干篇一律地模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认为亚洲水平代表了水平甚至*水平。
行业内广泛存在盲目自大的现象:经常可见凹印机达到“*水平”的产品广告和成果鉴定报告。
缺乏对*水平凹印机特征的正确了解。将色组数量、无轴套筒式结构(气顶装版)等作为机器*性进行*。
国产凹印机虽然在不断接近日本产品的水平,但与*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产品的高速度还只是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国外印刷速度在20多年前就已达到400米/分以上),且产品的功能和其他主要性能指标也远不及*制造商的产品。
大型印刷机展览会上还很少有我国凹印机的身影。在Drupa展上,我们的制造商还只能作为观众,如在Drupa2000上甚至没有一家亚洲凹印机制造商参展。
我们的制造商还只是区域性供应商。产品出口的比例很小,出口对象也只是一些包装印刷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制造商的产品70%~80%以上出口);国内凹印机市场目前仍被进口设备所垄断。
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各厂家产品大同小异,同类甚至同型号产品大量复制,导致价格不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未来10年将是我国经济更加快速并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国包装市场将是具活力的市场之一,因此凹印机行业将面临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的挑战也在等待着我们。一方面,几乎所有国外制造商都将中国市场作为争夺的战略重地,有些国外制造商已经开始在中国生产凹印机(“本土化战略”);另一方面,国内包装印刷企业对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致使国内凹印机制造企业面临来自国外和国内同行两方面的竞争,因此,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我们不曾学习日本技术,就难有我们凹印机制造业的今天。但如果我们仅学习日本技术,我国很多企业也很难有凹印机制造业的明天。
所以在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凹印机行业正面临着化挑战后,我们必须迅速实现几个重大转变。
竞争策略和发展目标的转变。由现在的国内同行间的相互竞争转向与国外对手竞争,由全力与亚洲对手的竞争转向准备与欧洲对手竞争;由追赶亚洲*水平(主要是日本)转向追赶*水平(主要是欧洲),努力成为具有水准的制造商。
市场方向的转变。由现在的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外市场并重,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销售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在未来,服务将成为更加重要的要素(与质量,价格同等重要),因此,在销售化的同时,服务也应该化,实现服务和销售一体化。
产品开发理念的转变。水平的凹印机追求的远不止是高速化和多色化。高速凹印机不等于凹印机,高速只是凹印机的一个特征。凹印机更注重产品设计理念上的短版化、人性化、环保化以及产品结构上的个性化、模块化、智能化。
尽管我国凹印机制造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还远远落后于*水平。我们相信我国凹印机制造企业未来一定要,也一定会走向世界。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包装印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包装印刷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新闻
-
4月23日,鲁玛斯和Neste宣布,双方已签署协议,鲁玛斯将收购Neste专有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NAPCON的知识产权和某些资产。
- 2025-04-29 11:25:57
- 11729
-
4月21日,CIMT 2025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北京正式开幕。在B2-242展台,力劲集团展出了面向超大型模具、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航空和汽车精密零件、复杂轴类零件的智能化加工解决方案。
- 2025-04-25 11:23:41
- 15846
-
精彩继续!NEPCON China 2025现场直击前沿科技碰撞,感受先进电子制造与热门领域融合的无限可能
NEPCON China 2025开幕,各大创新展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半导体封测、汽车电子、新能源、自动化及智慧工厂、中国静电防护专业展及电子洁净专区等各大专区创新应用与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 2025-04-23 09:28:44
- 16239
昵称 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验证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